首頁立法會事務立法會事務立法會議員議案:改革房屋政策,解決住屋問題
立法會事務
返回
立法會議員議案:改革房屋政策,解決住屋問題
15.07.2021

主席,謝偉銓議員提出的議案針對房屋政策,希望香港 市民可以"住大啲、買得起",同時希望公營房屋有更合理的分配;柯創 盛 議 員 和郭偉强議員的修 正案則 要 求 把 具體的政策目標正式納入 《長遠房屋策略》,讓輪候冊上的居民可以盡快"上樓"。我原則上是 支持的。

 

主席,上世紀 90 年代初,我參與策劃了電影《籠民》的製作。 電 影 反映當時的居住問題, 刻劃一 群 低下層人士 居住在環境惡劣 的"籠屋"。但令我無法想象的是,在 30 多年後,"籠屋"不單繼續存在, 更多了一個變種"劏房"。今天住在"劏房"的已經不單基層市民, 也有節衣縮食、儲錢"上樓"的中產情侶。這些有血有肉的真實故事繼 續成為電影、電視的題材,好像去年由無綫電視製作的《香港愛情故 事》,最近亦有一套記錄露宿者之苦的紀錄片《濁水漂流》。如果說 住屋故事已經成為香港人生活的最痛,實不為過。

 

增加房屋供應是香港社會的普遍共識,但政府解決這個問題的能 力與社會的期望存在巨大差距,而且越來越大,就連行政長官都在早 幾天的訪問中提到,要增加房屋供應,可能 9 年也未必追得上。對於 香港的房屋問題,在過去一段長時間,議會一直都有很多討論,可惜 越討論,問題越嚴重。我今天只想提出一點,就是政府必須重奪在過 去一段長時間失去了的土地供應主導權。

 

主席,理論上,要建屋必須先有土地。特區政府是香港土地的獨 家供應者,透過定期賣地可以調控土地供應。在 2002 年,政府為了 穩住當時已經下挫七成的樓市,出台"孫九招",取消了拍賣土地,其 後採用了勾地表制度,土地供應的主導權就由賣方的政府轉為買方的 地產商。直至 2013 年,政府才取消勾地表制度,恢復定期的土地拍 賣,但數量遠遠追不上需求。

 

即 使 政府恢復拍賣 , 主導權亦未必可以控制在政府手 中 。 最 近 10 多年,大規模的填海工程舉步維艱,重新規劃土地最少也要 5 年 時間。政府委任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之前估計,香港長遠欠缺 1 200 公 頃土地,而政府的土地儲備一直存在赤字。諷刺的是,有傳媒指出, 香港目前四大發展商合共已經持有或控制了 1 000 公頃的新界農地, 作為它們的土地儲備。

 

土地珍 稀 , 供應又有限 , 而賣地收入一直是政府 的 主要收入 來 源,近 10 個財政年度的賣地收入介乎 400 億元至 1,100 億元之間。 所以,很吊詭的是,這種高地價政策一方面保障了香港的財政收入, 間接減少政府增加其他稅項的壓力,讓香港的納稅人間接受惠,但另一方面,高地價政策帶來的高成本地價卻要由整個社會承受。如果高 地價政策持續下去,麵粉的價格居高不下,麵包的價錢就沒有可能有 下跌空間,香港人無法改變"住得貴、住得細"的困局。

 

主席,徹底解決房屋問題是社會的期盼和共識,也是解決香港深 層次矛盾的其中一個關鍵。特區政府近年的施政報告亦在拓展土地和 建屋方面重點落墨,包括推出重磅計劃"明日大嶼"。然而,考慮到香 港的房屋問題日益嚴峻 , 中短期而言 , 特區政府 需 以 事不避難 的 心 態,更積極地推動與發展商合作發展新界土地,並拿出決心為更廣大 市民謀福祉,甚至在必要時考慮動用《收回土地條例》,以收回荒廢 的農地、棕地。此外,特區政府亦需盡快開展將部分保育價值不高的 郊野公園邊陲土地改劃為房屋用途。歸根結底,要解決香港的房屋問 題,政府必須掌握土地供應的主導權,才可獲得充足的土地儲備,香 港市民才可看到解決問題的曙光。多謝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