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立法會事務立法會事務應對人口老化,制訂全面護老政策
立法會事務
返回
應對人口老化,制訂全面護老政策
12.06.2014

主席,首先要多謝鄧家彪議員今天提出有關護老政策的議案。不久之前,某電視台有一個專題節目,探討長者的“人龍”現象。很多長者每天一大清早,甚至在凌晨便起床排隊,目的原來只為了免費使用脫牙或抽血服務,以及領取免費的米糧、食品等。我不禁要問,出現這種現象,是社會太關注、太照顧我們的長者,還是我們給予長者的照顧不足夠,令他們為了一些免費服務,便要辛辛苦苦,在烈日或寒風下排隊呢?

 

對於很多長者來說,最基本的照顧是解決住宿和日常生活的問題。在住宿方面,居家安老固然是最好不過,但面對客觀條件的限制,安老院舍仍是不少長者迫不得已的選擇。現時安老院輪候名冊上,已累積了接近3萬名長者,他們平均要輪候3年才可以入住受資助的安老院,而在輪候期間離世的情況更是時有聽聞。因此,治本之道,還是要增加宿位。

 

可是,香港地少人多,要找到更多合適的土地興建安老院,談何容易,況且本地安老院舍人手長期不足,令問題更難解決。我雖然贊同原議案增建院舍、為護老服務培訓人手等建議,但遠水不能救近火,我認為更快捷、更理想的做法,是當局加強支援長者北上安老,即時紓緩香港宿位輪候緊張、人手緊張的問題,也能讓合資格入住資助安老院舍的長者有多一個選擇。

 

根據勞工及福利局引述政府統計處在2011年統計得來的數據,當時大概有46 000名長者在廣東省定居。雖然這已是勞工及福利局現有的最新數字,但隨着福利可攜政策的落實,加上本地居住成本持續上升,相信有關數字會不斷上升。就此,當局早前表示將試行向香港非政府機構在內地營運的安老院舍購買宿位,讓正在輪候入住資助安老宿位的長者可以自願選擇入住。不過,現時能夠落實參與的,只有香港復康會位於深圳鹽田的復康會頤康院。我認為類似的買位計劃如果

受輪候中的長者歡迎,應該予以擴大,盡量令供應追上需求。

 

至於部分未有入住安老院舍的長者,居住環境亦未必理想。為了更好地落實居家安老的目標,亦應向他們提供適切的支援。例如行動不便的長者,當局可考慮向他們提供資助,改裝家居,以容納輪椅、特殊睡床、洗手間、沐浴設施,以及佔較大空間的輔助設施等。

 

在日常生活方面,當局應該加強社區照顧服務。例如去年推出的“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計劃”,以“錢跟人走”的資助模式推行,讓合資格的長者可隨個人需要選擇社區照顧服務,有專人照顧起居飲食,滿足他們居家安老的意願。政策原意是好的,但相對於近3萬名合資格長者來說,兩年合共只有1 200張服務券,仍屬杯水車薪。以現時的財政儲備,當局應有條件增撥資源,應用則用,加強社區照顧服務。接下來,我想就規劃護老政策提出一些建議。我注意到,本年的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案都花了不少篇幅提出關顧長者的新措施,但所提的都是一些零碎的政策,談不上是詳細的規劃。

 

根據推算,香港男性和女性的預期壽命分別為81歲和86歲,接近全球最高水平;而65歲以上的人口,將在30年內從目前的98萬上升至256萬,佔總人口的30%。將來在每3名長者之中,便有1名活於貧窮。既然人口老化是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當局應該及早規劃,提出更進取的措施,訂出5年、10年以至20年的規劃目標。

 

例如我剛才提到香港長者在廣東省定居的數字,當局只掌握到3年前的舊數據。雖說這羣長者已移居內地,但香港和廣東省的交往非常頻密,不能排除部分人會選擇回流;而且,一些申領綜援的長者也可以透過 “廣東及福建省養老計劃 ”,在內地定居期間領取綜援。因此,我認為,當局應該充分掌握內地定居長者的最新數字及情況,對我們的社會福利做好規劃是非常重要的,當局不能依靠舊數據作為政策的依據。又例如目前私營安老院舍仍有若干空置宿位,而資助安老院舍的宿位供應則追不上需求,當局應考慮如何改善這些資源錯配的現象,善用現有資源。

 

最後,說回我在開始發言時提到的電視節目專題,節目的最後結語是這樣的:“或者你認為長者有的是時間,但在一條條人龍的背後,你有否想過,他們沒有的是甚麼呢?”這個問題非常值得我們思考。我希望當局把握時間,盡快制訂全面而又適合長者實際需要的護老政策。

 

主席,我謹此陳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