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立法會事務發言港鐵票價,行會把關
發言
返回
港鐵票價,行會把關
06.12.2012

主席,港鐵票價機制並非新鮮的議題,過往兩、三年,社會都在重複討論,可惜直至今時今日,都未有任何實質的改變。政府以鐵路為主、其他交通工具為輔助的運輸政策,令港鐵得以挾着各種優勢,兼享有政府補貼,在提供服務的同時,成功壟斷市場,佔有率達到45.8%。

 

作為本港最重要的集體運輸工具,營運者以至政府,均有責任確保鐵路能提供可承擔、穩定和高水平的服務。可惜的是,現實中,乘客要承受票價不斷上升,但服務水平卻未見提升。港鐵去年8分鐘以上延誤事故有139宗,而今年首5個月,已經有82宗。港鐵不斷增加站內的店鋪面積,令一些大型車站如旺角、觀塘、九龍塘在繁忙時間寸步難行,但要求港鐵加設洗手間,又以諸多理由推搪。總結一句,港鐵的服務與市民的期望,差距越來越大。

 

現時的可加可減機制因為持續通脹,變為有加無減,機制並無考慮港鐵在其他業務,特別是地產業務的豐厚盈利,給人“用到盡,賺到盡”的感覺。單看過去3年,加幅年年上升,今年更達至5.4%,累積加幅接近一成。新論壇在上月進行調查,七成受訪者認為港鐵的票價昂貴,而有高達八成受訪者認為,他們的入息追不到加幅,可見目前的車費增幅,並非普羅市民所能接受。

 

就田北辰議員提出的原議案,我個人認為是合理的。雖然原議案建議維持現行的可加可減機制計算方程式,但同時提出票價調整需經由行政會議審批,並以服務表現作為調整票價的其中一項依據。眾所周知,專營巴士公司同樣按可加可減機制調整票價,但加價必須由行政會議審批。相比起來,巴士市場佔有率僅為34.6%,遠低於港鐵,卻要承受更嚴格的監管,實在難以讓人理解為何港鐵可以不被監察。

 

當然,市民對加強監管港鐵價格,有着更大的期望。在新論壇的調查中,有過半數受訪者贊同檢討機制及加價申請需交由行政會議審批,亦有過半數的受訪者認同,將市民承擔能力引入機制。事實上,目前的可加可減機制雖然計算綜合物價指數及通脹變動,但所謂的物價指數卻排除了市民的購買力,當通脹來臨時,市民其實難以應付。故此,我認為檢討機制,加入適當的調整,亦是可行的做法。

 

至於有同事建議,由政府撥出從港鐵得到的股息收益,或以港鐵的物業收入,成立票價穩定基金,我原則上並不反對,但認為需要多加討論。

 

首先,成立票價穩定基金存在公平的問題,隨時會變為一個無底深潭。記憶中,有巴士公司亦曾要求政府成立類似的票價穩定基金。如果政府單以公帑補貼港鐵,卻不補貼巴士公司,可能令港鐵的優勢進一步拋離巴士公司。另一方面,若然要求港鐵以其物業收入設立穩定基金,來自港鐵及股民的抗拒亦會很大。就此,我們應該多作討論,例如開展基金的金錢應由誰人支付;如果其他公共服務機構要求政府成立票價穩定基金,政府應否一視同仁。

 

至於以公帑回購港鐵,我有非常大的保留。現時政府已是港鐵最大的股東,而按現價計算,回購須花上數百億元,爭議肯定會更大。再者,如果港府透過行政手段已能審批票價調整,為市民把關,維護公眾的利益,根本無須動用公帑,捨易取難。

 

港鐵作為其中一個最大的公共服務機構,而且受政府補貼,市民自然期望港鐵能夠負起相應的社會責任。港鐵不應一方面以公共服務者定位,接受土地優惠,同時又以商業機構自居,謀取最大利益,以經營成本上升動輒加價。魚與熊掌兼得,這種做法對乘客是不公平的。政府雖然作為港鐵大股東,卻在加價機制上欠缺主導權,這是更不合理的。故此,政府理應強化其管理者的角色,確保港鐵能夠為市民提供優質服務,提高運作效率,並訂定合理收費,以合乎社會大眾的期望。我謹此陳辭,支持原議案。多謝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