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言
返回
紓解貧窮
14.11.2012

主席,在1980年代末,我參與策劃製作一套電影“籠民”,電影講述一羣住在“籠屋”的低下層市民的生活細節,反映當時社會低下層的真實情況。遺憾的是,直至二十多年後的今天,電影所描寫的社會問題仍然存在,很多基層市民仍然瑟縮在一個又一個的“劏房”、“籠屋”、“棺材房”或工廠大廈,成為新一代活生生的籠民,每天為衣食住行思前想後,過着非常艱苦的生活。政府展開扶貧工作並非最近的事,為何基層市民會越扶越貧呢?實在值得我們反思。

 

根據政府統計數字,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推算現時約有115萬人生活於低收入或貧窮家庭。數字更顯示,去年高收入羣組的中位入息是35,000元,較前年增加4,000元;低收入羣組的入息中位數雖受惠於最低工資,稍增至1萬元,但兩者仍相距三點五倍,是10年內最高的差距。加上有議員提及今年的堅尼系數,見40年新高,兩項數據均反映貧富懸殊有擴大跡象。

 

基層市民空着急,政府至今仍未能掌握貧窮人口的具體情況,過往又沒有一套完整而長遠的扶貧政策,推出的不外乎是一次性的“派糖”,或是斷斷續續、支離破碎、沒有持續性的措施。加上,本港至今仍未界定貧窮線,缺乏一個客觀衡量的指標,未能正確反映貧窮人口的情況,以致過往的措施根本並非對準問題的癥結,只是治標不治本。

 

故此,我贊成政府當局加大力度,多做點扶貧的工作。對於陳婉嫻議員的議案,以及各位的修正案,同事們都提出了很多不同的意見。我的看法是,即使建議非常完美,但資源始終是有限的。如何分配資源,用在最有需要的人身上,或最關鍵的問題上,如何制訂措施和確保未來財政的可持續性,當中涉及很多讓社會討論、尋求共識的空間。此外,如果我們要增撥資源,加大扶貧力度,除了須考慮原議案的利得稅累進稅制,還要考慮如何擴闊稅基。所以,我對原議案,稍有不同意見。

 

看回現屆政府的立場,勞工及福利局已在本月初公布成立扶貧委員會,透過整體策略推動扶貧工作,並將設立社會保障及退休保障工作小組,從頭審視整個社會保障制度,又承諾為香港定出貧窮線,可見新一屆政府準備開展扶貧工作的決心,亦和今天議案的第一、二點提出的方向基本上一致。我認為,既然政府已經作出這方面的努力,不如我們稍為有點耐性,留待扶貧委員會按社會實際需要的先後緩急次序,將資源作合適的分配建議,然後我們再決定落實建議的優次。當然,委員會也需要定期向立法會匯報工作進展,讓立法會能夠監察進度。政府同時應該檢討稅制,為健康的公共財政早作籌謀。所以,我會支持田北辰議員和梁繼昌議員的修正案,也希望扶貧委員會能夠盡快展開工作。

 

多謝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