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立法會事務質詢書面質詢_增建博物館
質詢
返回
書面質詢_增建博物館
02.11.2022
02.11.2022


以下是今日(十一月二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馬逢國議員的提問和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的書面答覆︰


問題:


  行政長官在《2022年施政報告》中提出,增加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博物館數目至19間。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擬建的博物館數目,以及有關項目的詳情為何;政府基於甚麼準則決定擬建博物館的類型及主題;


(二)有否計劃就香港回歸祖國這一重要歷程興建香港回歸博物館,以對香港回歸祖國的歷史作準確描述,以及加深市民對「一國兩制」的了解;若有,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及


(三)鑑於有意見認為,本港欠缺一個永久場地,為文學界提供活動和交流的平台,以及統一收藏和展出香港的文學和文獻,政府會否計劃興建文學館;若會,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為推動文化發展,使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行政長官在《2022年施政報告》中提出制訂新的「十年文化藝術設施發展藍圖」,包括增加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旗下博物館數目由現時15間至19間。


  就馬議員問題的三個部分,我分別回覆如下:


(一)設立一所新博物館涉及多方面的考慮和整體的規劃,先決條件是必須有充足數量的具代表性文物展品,以充實展覽內容。此外,設立新博物館須視乎主題是否被大眾所重視及接納,能否推動文化發展及令市民大眾有所禆益。


  擬建的新博物館包括在天水圍第109區的文物修復資源中心(資源中心);由尖沙咀九龍公園內前威菲路軍營修建的中國歷史文化推廣活動中心(活動中心),以及在北部都會區和交椅洲人工島分別籌建兩間新博物館,新建博物館的主題及内容仍在研究中。


  資源中心設有展覽廳、演講廳、可視式藏品庫、文物修復工作室及文物研習室等,讓參觀者可近距離觀賞和研究文物,提升大眾對文物修復的認識。活動中心配合博物館的館藏,舉辦推廣中國歷史及傳統文化的活動。


(二)多年來,特區政府透過不同的渠道,包括舉辦展覽和官方紀念儀式等,讓市民認識歷史。


  康文署轄下的香港歷史博物館(博物館),設有常設展廳,把香港回歸祖國的歷程列作長期展覽。現時博物館就其常設展覽進行更新,以進一步加強展示《中英聯合聲明》、《基本法》的誕生、特區政府的成立、交接儀式,以及回歸祖國後的香港發展,讓公眾對這段歷史有更深刻的認識。


  除了常設展覽,博物館也不時舉辦與香港回歸祖國有關的專題展覽,如「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頒布二十五周年展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國徽、國歌展」、「鄧小平與香港」展覽及「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展覽等。


(三)特區政府一直致力推動本地文學藝術發展。康文署轄下的香港公共圖書館定期舉辦不同類型的文學推廣活動,以提高公眾人士及學界對文學藝術的興趣,並鼓勵和提升本地文學欣賞和創作的水平。


  香港公共圖書館與不同的文學團體和機構保持密切的伙伴合作關係,更透過應用康文署「寓樂頻道」及香港公共圖書館YouTube頻道等網上平台,製作「101入門教室—賞讀文學」及「101入門教室—香港文學地圖」,並推廣至中小學校,以進一步向學生推廣文學的賞析及閱讀風氣。


  香港公共圖書館積極推廣文學藝術和進行文學作品收藏。其中,香港中央圖書館的香港文學資料室收集、整理與保存本地作家、文學作品和香港文學的研究及評論的資料。讀者可透過圖書館的目錄終端機檢索。部分已獲授權數碼化的香港文學作家手稿及剪報,亦已上載於圖書館多媒體資訊系統,方便市民查閱。


  此外,本地大專院校包括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教育大學均設有文學研究中心,並成立與香港文學相關的特藏及資料庫,以支援本地及外地學者的香港文學的研究工作,向公眾推廣香港文學。香港藝術發展局亦透過撥款資助相關的項目,支持本地作家及文學界在文學的創作及交流。


  整體而言,文學是代表整個社會的素質。推崇文學令整體社會的文化素質得以提升。對於設立文學館的建議,特區政府抱持開放態度,並歡迎持份者提出相關建議,以作進一步研究和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