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媒體資訊媒體評論文章從文康活動場所不足看充分利用中小學運動場地之必要_文匯報
媒體評論文章
返回
從文康活動場所不足看充分利用中小學運動場地之必要_文匯報
27.06.2016

香港土地有限,人口密集,各行各業都面對土地不足的問題,儘管社區對體育運動場地有極大的需求,但在土地供應緊張的前提下,政府要滿足需要有客觀上的困難。翻查康文署過去十年的記錄,康體活動的參加人數,由2005年的166萬增至2015年的254萬,增幅高達五成;但同一時間,增加的場地數目遠遠不足,體育館只是由85間增加至96間,運動場過去十年只增加一個。增幅比較理想的只有游泳池,由36個增至43間,增幅有兩成。

 

香港真的沒有場地嗎?其實不是,香港有一千多間官立和津貼中小學,分佈在各個社區,這些學校大部分都有設施良好的多用途運動場地,交通便利,但它們在假日期間大部分被閒置,如果能更加善用,就可釋放出不少活動空間,大大減輕現時團體面對的場地不足問題,亦可緩解對康文署體育場地的需求。

 

當然,學校的首要責任是教學,要學校兼顧假日開放場地的工作,無疑會加重學校的負擔,亦涉及不少行政和責任上的問題。故此,筆者最近委託了浸會大學體育系的劉永松教授就此進行研究,了解其他地區開放學校的經驗,探討鼓勵學校租借出場地的建議,減少學校對租出場地的疑慮。

 

根據劉永松教授的研究,在美國、法國、英國、中國內地、台灣、日本等地區,其實早已開放學校運動場地及設施予社區。例如巴黎早在1977年,就將學校體育運動設施建設納入整個社區發展規劃之內,令巴黎在過去38年增加了25倍城內的體育運動設施。又例如根據前日本文部省1990年的調查,全國99%中小學的體育運動設施已對外開放。至於內地,近年亦積極推動開放校院設施的政策。在2010年第三次全國學校體育場地對外開放工作會議上,確定在未來5年,逐步實現50%中小學運動場地向社會開放。

 

在香港,教育局允許官立及津貼中小學借出場地,並發出通告鼓勵學校在課餘時間開放設施,促進學校和社區合作。但有別於研究提及的地區,香港政府的鼓勵和參與十分有限,只是擬備一份「問與答」的疑難解答文件讓學校參考。所以,不難理解的是,研究中發現僅有23%的受訪學校表示有外借場地的政策,有五成多的學校表明不願意外借場地,外借場地的學校比例明顯偏低。至於學校不願外借的顧慮,多是與資源、行政和法律責任有關。例如擔心外借場地會耗費學校及人力資源,外借時引來人身及環境安全、法律責任和保險責任問題,另亦有擔心入校人群品流複雜,學校難以控制。

 

儘管願意外借場地的學校不多,但研究發現,多數學校都肯定外借學校的好處,例如可「促進學校與社區連繫」、「可地盡其利,增加社區運動資源」、「推動全民健康運動文化」等等。故此,如果政府能認真協助學校解決資源、法律責任和保險的問題,提供誘因鼓勵學校外借設施,相信會有更多學校樂於參與。

 

在這方面,教育局及民政事務局應可配合發揮更積極的作用。例如在租金安排上,現時教育局規定津貼學校租借場地所獲的租金,需與教育局和學校攤分。如果教育局免除或調低與學校分賬的比例,讓外借的租金撥作學校發展或獎學金用途,應可有助鼓勵學校外借。至於官校,因為外借的租金全數撥入政府庫房,他們外借的經濟誘因更低。有官校更指出,因為教育局不傾向增加學校的電費預算,如果外借的是禮堂或室內設施,學校自己更要「倒貼」冷氣費,出現負誘因。

 

另外一個關鍵,是保險問題。現時學校購買的保險,一般只覆蓋教職員及學生,不包括租借場地的外來人士,但學校外借場地時,租借團體有否買保險,萬一發生事故,學校有沒有責任,會不會惹上官非,這都是學校在租出場地時會考慮的風險。而根據外國經驗,政府在這方面都會擔當積極角色。如果能透過教育局作全面推廣,或是直接由教育局處理好保險問題,學校的憂慮就可排除。學校另一個擔心,是開放學校帶來的閒雜人等問題。但這些問題,政府只要為學校提供額外的資源,是可以透過加強保安設施去解決的。

 

要處理好這些問題所需的資源不多,但效益卻相當之大,康文署每年用近40億提供各種體育和康樂設施。單是用於管理體育館的員工開支,每年就涉及1.3億元。如果康文署和教育局能加強合作,增撥少許的資源,為學校處理好保險和保安設施等問題,再提供財政誘因,就能讓數以千計的閒置場地得到更有效運用。待條件成熟後,更可擴大開放予文化藝術團體使用。如此「四撥千斤」的德政,除了官僚枷鎖,筆者實看不出有什麼「不可為」的合理解釋。

(刊於20166月27日《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