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媒體資訊媒體資訊立法會議員馬逢國就啟德體育園的發展規劃提交之意見書
媒體資訊
返回
立法會議員馬逢國就啟德體育園的發展規劃提交之意見書
19.07.2016
近期,啟德體育園的籌劃工作正陸續展開。政府也於五月二十日啟動了公眾參與活動,收集公眾對體育園規劃的各項意見。就此,本人於六月十四日舉辦了一場「啟德體育園區諮詢會」,收集體育界、演藝界等相關持份者的意見。就諮詢會以及從其他渠道所收集到的意見,本人提出以下建議,以完善體育園的規劃。有關建議如下:

甲、 體育園各項設施的規劃及設計

(1) 靈活設計場地 兼容不同體育項目 

本地不同體育項目的發展,均遇到場地不足的問題。因此,體育園的興建,本地體育界均甚為期盼,期望日後體育園區落成後,能於體育園進行不同體育項目的訓練、舉辦活動或賽事,以進一步推動本地體育普及化、精英化及盛事化。因此,體育園各場地的設計,應是靈活多元,以盡量容納不同類型的體育項目(包括:主流及非主流的項目),將他們匯集於體育園,令體育園成為本地體育發展的一個集中地。

另一方面,不同體育項目,特別在舉行賽事時,對場地的要求也有所不同,當局在場地設計上,必須向詳細諮詢各體育團體,了解他們對場地的要求及需要,避免場地落成後,因未能符合體育團體所需,令他們無法充分使用體育園。

(2) 善用體育園 開拓更多體育團體及體育產業發展的空間

體育園的商用空間,除了可用作零售、餐飲之用外,在考慮經濟效益後,可考慮預留一些空間,供一些室內體育項目用作比賽及練習的場地之用,例如:冰上活動、搏擊、保齡球等,讓他們體育園也能找到可發揮的空間。

另一方面,體育園的商用空間也應考慮預留面積供體育產業發展,例如:體育器材及設備、體育服裝、運動醫療、體育科技等,作為本地體育產業發展的其中一個起步點。

如有需要,政府應考慮提升體育園內大樓的地積比率,以增加大樓可供使用的空間,滿足以上體育團體及體育產業發展的需求。

(3) 為體育總會預留辦公用地

啟德體育園除了作為體育活動主要場地外,也應是一個體育行政的集中點。雖然,目前奧運大樓為部份體育總會提供辦公室,但需求遠高以供應,特別是一些非競技性的體育組織,例如地區體育會、支援退役精英運動員的團體等,一直欠缺支援。

為方便體育總會及團體的工作,以及提供合適地方供不同體育總會及團體作長遠發展之用,體育園內擬建的辦公大樓,應盡量開放予各體育總會及團體作辦公用途,以相宜的租金,供它們租用,令它們可進駐體育園,穩定地發展。

(4) 主場館及室內體育館的規模

現時體育園的主場館擬設五萬座位,但有體育界人士反映,五萬座位的場地,未必能符合現行大型國際賽事的要求。因此,在可行的情況下,政府應考慮稍為調高主場館的規模至55,000至60,000座位。另一方面,政府也應在主場館的範圍內,預留空間,讓場地可臨時增加座位,滿足不同賽事的需求。同時,室內體育館的規模,也應由7,000座位增至10,000座位,以提供彈性,供舉辦更多世界級的賽事。

(5) 於主場館設立田徑賽道

對於有指現時體育園主場館將不設田徑賽道的建議,有意見認為,主場館配備田徑賽道有其體育意義。參考不少外國大型體育場地的設計,均有配設田徑賽道。而每當國際大型賽事舉行開幕禮時,田徑賽道是供參與隊伍排列進場的一部份,有其重要意義。因此,主場館欠缺田徑賽道,並不符體育傳統,這對日後本地申辦大型國際賽事,也可能受到影響。

也有意見反映,若主場館欠缺田徑賽道,要舉辦田徑賽事就只能倚靠其旁邊只能容納5,000名觀眾的公眾運動場。以公眾運動場作為田徑賽事的主要場地,一來,座位的規模未必能滿足申辦國際田徑賽事的要求,二來,也欠缺熱身場地。最終田徑賽事仍是需回到將軍澳運動場舉行,情況並不理想。因此,政府在決定是否於主場館設立田徑賽道的問題上,應再諮詢體育界後再審慎考慮。

乙、 體育園外需在規劃上同時配合

體育園的規劃,除了考慮園內各項設施外,體育園範圍之外,也應在規劃上作出相應的配合,善用空間,集中不同體育項目及盛事於啟德範圍內,與體育園發揮協同效應。

(1) 調整啟德體育園周邊道路系統 建立多功能賽道

本地每年均舉辦不少長跑、單車等道路賽事,這些活動或比賽一向深受大眾市民歡迎,如每年舉辦的香港馬拉松,去年的報名人數便高達七萬多人。而今年十月,香港也將首次舉辦電動方程式賽車賽事,預計能吸引過萬人觀賞。

然而,本地沒有一條可專供體育界進行不同體育活動的道路,體育團體每次舉辦相關賽事,均需向政府申請及商討封路安排,也面對不少反對的聲音。因此,政府當局就體育團進行規劃時,應考慮為體育界提供一條固定的賽道,方便不同體育團體舉辦不同類型的道路賽事。

就此,本人建議透過調整啟德體育園周邊道路系統的設計,讓周邊的道路在有需要時可作靈活的安排,作為一條多功能的外圍賽道,供體育界舉辦電動車賽車、單車、長跑、競步、三項鐵人等賽事,豐富體育園可舉辦的體育活動及盛事的內容。而賽道附近也應建立相關的配套,如:洗手間、儲存運動員裝備及個人物品的空間、賽道的安全設施等等。

就體育園外設立多功能賽道的建議,本人也委託了研究機構進行初步的意向研究(詳見附件一),了解潛在的使用者,包括:香港汽車會、香港業餘田徑總會、香港單車聯會、香港三項鐵人總會等對設立多功能賽道的意見。他們均歡迎設立外圍賽道的建議,也有意於賽道舉辦不同類型的賽事。相信日後若能落實多功能賽道的安排,能為帶動更多體育盛事,提升體育園內外整體的體育氣氛,亦有助促進香港旅遊業發展。

(2) 於啟德跑道末端、觀塘避風塘一帶的水面 興建水上活動中心

雖然,在目前體育園的規劃下,礙於空間的侷限,現時並未有任何可供進行水上運動的場地。但政府不應就此停步,應考慮在體育園的範圍外,尋覓適合的位置,設立可進行水上運動的場地。

事實上,在體育園毗鄰,啟德跑道末端、觀塘避風塘一帶的水面,正好適合興建一個水上活動中心,供划艇、獨木舟、龍舟、風帆等水上運動進行,以彌補體育園欠缺水上運動的一些不足。本地與水上運動相關的體育團體,也一直建議在該位置設立水上活動中心,為本地水上活動提供更多練習及舉辦活動的場地,也讓市民有更多參與水上活動的地方。

而近年,政府已積極改善觀塘避風塘一帶的水質,現時該水域的水質已達致二類標準。早前,香港水上運動議會於觀塘避風塘舉行了一連兩天的水上運動嘉年華,部份參與的運動員也表示水質較預期好,可見該位置已具備成為水上運動中心和訓練基地的條例。

丙、 回應演藝界需要 充份使用體育園

固然,體育園的建立是以發展體育為先,但在體育活動有優先使用權的前提下,體育園內場地,特別是主場館,應可同時供舉行大型表演或演唱會之用,讓體育園獲充份使用。

事實上,本地演藝界一直要求,政府應在本地建立一個35,000個座位或以上的大型表演場地,以回應本地演藝界的發展需要,以及提升本地演藝產業發展的競爭力。因此,主場館的設計,應同時考慮演藝界的需要,回應他們的關注,包括:主場館草坪的設計如何讓他們在設置舞台的同時,又不損草坪。另外,開合上蓋的設計必須有效控制噪音,避免主場館重蹈香港大球場的覆轍,因噪音問題而無法舉辦大型演唱會,浪費了珍貴的大型場地。

丁、 總結

自2007年政府提出《啟德發展計劃》,提出於啟德興建大型體育基建,本地體育界已甚是期盼,而其他的持分者如演藝界,以至公眾,對體育園也抱有期望。因此,如何平衡各界的需要,滿足最多團體的要求,符合公眾的期望,讓體育園具社會效益,以及經濟效益,與體育園的規劃是否細緻有直接的關係。本人期望,政府在體育園的規劃上,能吸納及平衡各持份者的需要,制訂一個完善的方案,讓體育園能成為本地體育發展的基地,香港人的體育公園。

附件一_啟德體育園區外圍跑道可行性研究計劃意向報告